李宗吾为人处世厚黑学

李宗吾为人处世厚黑学

在读高二的时候,已经听闻《厚黑学》这本书,记得是当时的语文老师提及的,当时只是觉得年轻气盛,当一心一意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如今,已过去十几年,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进入社会工作,”功名”未成,但一路走来遇到许多事,也时不时需要跟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因为不善言辞,脸皮薄,已然吃亏不少。在和一个好友的聊天中,好友推荐在心烦意乱,人生低落时可以翻阅此书,将会获益匪浅。单从书名含义去理解,会觉得这是一本教人圆滑处世的操作手册。然而,事实出乎意料,这是在民国战争时期,李宗吾鼓舞中国四万万同胞合心合力反抗外国侵略势力的一本白话文章。看完此书,发现书中呈现更多道教理念和物理力学与心理学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并非书名字面含义,也不是教人如何圆滑,如何厚脸皮,如何心黑。这本《厚黑学》,通过引经据典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心黑脸厚的名人,向所有读者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艰难生存,同心合力,抵御列强的精神号召。此外,对于厚黑本义的理解,书中所阐述的诸多道理,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多指导意义。无论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人生低落无望之际,非常适合一个人安静的坐下细细品味此书,领悟处世绝学。

下面是在读李宗吾为人处世厚黑学过程中,记录书中的一些精华语句以及部分书摘笔记,愿与大家分享。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明师难遇,至道难闻。

上天生人,给我们一张脸,而厚即在其中,给我们一颗心,而黑即在其中。

厚黑学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

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绷、凶、聋、弄”。凶,只要能达到我的目的,他人亡身灭家,卖儿贴妇,都不必顾忌;但有一层应当注意,凶字上面,定要蒙一层道德仁义。聋,就是耳聋:”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但,聋字中包含有瞎子的意义,文字上的谩骂,闭着眼睛不看。

厚黑的施用,定要在表面糊一层仁义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的表现出来。

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人的心,果然能够空无所有,对于外物无贪恋,无嗔恨,有如湖心雁影,过而不留,这即是佛家所说,还我本来面目。《中庸》曰:”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中。”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

孟子的学说:以我字为出发点,所讲的爱亲敬兄和怵惕恻隐,内部都藏有一个我字。

孔门学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利己利人,合为一事。”

人性本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导之以善则善,诱之以恶则恶。

钱绪山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语,是师门定本。”

凡人要想为圣为贤,必须先将心地弄好,必须每一动念,即自己考察,善念即存着,恶念即克去,久而久之,心中所存者,就纯是善念了。

我们细察己心,种种变化,都是依着力学规律走的,狂喜的时候,力线向外发展,恐惧的时候,力线向内收缩。遇意外事变,欲朝东,东方有阻,欲朝西,西方有碍,力线转折无定,心中就呈慌乱之状。对于

春夏秋冬,即盈虚消长之现象也。春者长也,夏者盈也,秋者消也,冬者虚也。

第五条原则:”凡事以人己两利为主,二者不可得兼,则当利人而无损于己,抑或利己而无损于人。”有了这条原则,人与我双方兼顾,有人来侵夺,我抱定”不损己”三字做去,他能攻,我能守,他又其奈我何?

《大学》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是层层缩小。又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层层放大。

孙子曰:”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凡所谓冲突者,都是互相抑制生出来的。

厚黑学,共分三步工夫。第一步:”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学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丝毫不能动。第三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下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此种人只好于古之大圣大贤中求之。

世间的事,有知难行易的,有知易行难的,惟有厚黑学最特别,知也难,行也难。

人的心能够空无所有,对于外物无贪恋,无嗔恨,有如湖心雁影,过而不留,这即是佛家所说”还我本来面目”。

我们可得一个结论:凡有两个物体,同时出现于我的面前,我无须计较,无须安排,心中自然会有亲疏远近之分。其规律是:”距我越远,爱情越减,爱情与距离成反比。

王阳明传习录说:”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书这个东西,等于食物一般,食所以疗饥,书所以疗愚。饮食吃多了不消化,会生病,书读多了不消化,也会作怪。越读得多,其人越愚,古今所谓书呆子是也。王安石读书不消化,新法才行不走。程伊川读书不消化,才有洛蜀之争。朱元晦读书不消化,才有庆元党案,才有朱陆之争。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昔人说:”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明明是归到一个平字上。力学公例,两力平衡,才能稳定。水不平则流,人不平则鸣。

人称孔明为王者之才,殊不知:孔明澹泊宁静,颇近道家,他生平所读的,是最粗浅的两部厚黑教科书,第一部是《韩非子》,他治国之术,纯是师法申韩,曾手写申韩以教后主,申子之书不传,等我讲厚黑政治时再谈。第二部是《战国策》,他的外交政策,纯是师法苏秦。《战国策》载:苏秦说韩王曰:”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大丈夫宁为鸡首,无为牛后,宁为玉碎,无为瓦全。

我讲厚黑学,分三步工夫,诸君想还记得。第一步:面皮之厚,厚如城墙;心子之黑,黑如煤炭。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水之变化,纯是依力学公例而变化。有时徐徐而流,有物当前,总是避之而行,总是向低处流去,可说是世间卑弱之物,无过于水。有时怒而奔流,排山倒海,任何物不能阻之,阻之则立被摧灭,又可说世间凶悍之物,无过于水。老子的学说,即是基于此种学理生出来的。其言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读书三诀: 第一步,以古为敌。读古人之书,就想此人是我的劲敌,有了他,就没得我,非与他血战一番不可。逐处寻他缝隙,一有缝隙,即便攻入;又代古人设法抗拒,愈战愈烈,愈攻愈深。必要如此,读书方能入理。第二步,以古为友。我若读书有见,即提出一种主张,与古人的主张对抗,把古人当如良友,互相切磋。如我的主张错了,不妨改从古人;如古人主张错了,就依着我的主张,向前研究。第三步,以古为徒。著书的古人,学识肤浅的很多,如果我自信学力在那些古人之上,不妨把他们的书拿来评阅,当如评阅学生文字一般。说得对的,与他加几个密圈;说得不对的,与他划几根杠子。我想世间俚语村言,含有妙趣的,尚且不少,何况古人的书,自然有许多至理存乎其中,我评阅越多,智识自然越高,这就是普通所说的教学相长了。如遇一个古人,智识与我相等,我就把他请出来,以老友相待,如朱晦庵待蔡元定一般。如遇有智识在我上的,我又把他认为劲敌,寻他缝隙,看攻得进攻不进。